彩色混凝土瓦(以下简称彩瓦)具有强度高、使用寿命长、可装饰性强、施工快捷方便、无翘曲、防渗、防漏、经济适用等诸多优点,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,正逐步取代黏土瓦,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****的屋面材料之一。
传统的彩瓦的是将砂浆经辊压或模压成型,然后进行表面着色处理,或是直接将颜料混入砂浆里再一次生产完成的。前者是多数现有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,色彩鲜艳,效果好,成本也适宜;后者如果不进行表面处理,瓦面色彩不鲜艳,装饰效果差,一般这种生产方式已淘汰。但由于涂料的耐候性差,往往彩瓦上屋2~3年颜色就变了样。彩瓦的耐久性成了困扰工程界和生产企业难题,也是影响彩瓦推广使用的因素之一。
双层彩瓦是将彩色路面砖的生产工艺和传统模压彩瓦工艺相结合,开发出来的一种高耐久性的产品。彻底改变了通过面层着色的落后工艺。产品具有综合成本低、装饰性好、耐久性好、自然清洁免维护等优越性能。是传统彩瓦的升级产品,市场前景广阔。
1 生产过程
原材料 a.水泥:面层砂浆采用白水泥或颜色较浅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,强度不低于32.5MPa;底层砂浆可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,当面层与底层水泥不相同时,应注意不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,避免出现闪凝等不正常现象。b.砂:普通建筑用砂,级配合理,面层砂需经水洗。砂的质量满足GB/T14684-2001标准要求。c.外加剂:减水剂、增光剂。d.颜料:各种无机颜料。e.水:洁净河水,水质符合JGJ63-1989《混凝土拌合用水》要求。
配合比 根据试验和生产经验,彩瓦用砂浆按M40砂浆配制,目的是提高彩瓦的抗渗性和抗折强度,面层砂浆因掺入颜料,影响砂浆的强度,故水泥用量也大些。拌和好的砂浆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、可分散性,稠度一般在5~6cm为宜。具体配比如下:
a.面层配合比:水泥 砂 水=1 1.5 0.36,颜料用量为水泥用量的3%~6%,减水剂为水泥用量的1%,增光剂量为水泥用量的4%~6%。b.底层配合比:水泥 砂 水=1 2 0.38,减水剂为水泥用量的1%。
主要生产过程
砂浆的搅拌:水泥、砂、颜料按配合比经计量后按投料顺序投入搅拌机,干拌1.5min,加入计量好的水和外加剂,再拌3~5min,以拌匀、拌熟为准。面层砂浆和底层砂浆应用两台搅拌机分开搅拌。面层和底层砂浆应在初凝以前用完,初凝后的砂浆不得使用或回笼到搅拌机。
压制:砂浆入模前,塑料模具应清理干净,不得有灰尘或其他污染,不得涂脱模剂,以免干扰面层色泽。拌好的面层砂浆经计量斗喂入模内,压制面层;待面层压好后再喂入底层砂浆,进行底层压制。面层与底层砂浆的计量斗应独立设置,不得共用。